牵手乡村教育 共筑教育梦想
淮安市管晓蓉特级教师工作室暨淮安区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牵手乡村教育 共筑教育梦想
——淮安市管晓蓉特级教师工作室暨淮安区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美妙课堂”送教研讨活动在淮安区三堡乡中心小学举行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美好教育梦,进一步促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更好的落实,11月6日下午,淮安市管晓蓉特级教师工作室暨淮安区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美妙课堂”送教研讨活动在淮安区三堡乡中心小学举行。淮安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王懿明,淮安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数学教研员刘海林,管晓蓉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培育站学员和淮安区三堡乡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从两节研讨课开始。首先呈现的是卢洪波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平均数》一课,精美的课件,巧妙的设计,简洁的语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恰到好处的评价和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她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概念为本”的教学,将“移多补少”与“先合后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接着是贺婷婷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教学设计细腻优美,富有创新意识,紧扣教学目标,注重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学生先在大量感性材料体验下认识、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感受数学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两节研讨课结束后,与会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借鉴之处并联系自身实际进行了交流分享。他们认为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艺术美、教学过程体现层次美、教学语言体现简洁美;问题设计精妙、过渡设计巧妙、练习设计奇妙, “美好”、“美妙”在两节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培育站导师、淮安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刘海林就两节课传达的教育思想和数学课堂中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点评。他要求全体教师要切实把把握新课标思想,深入挖掘教材编写意图,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对象,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奠基。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培育站主持人管晓蓉和大家一起解读分享了美妙课堂建设的基本标准和原则,对全体与会人员进行了如何进行听课评课的辅导。她把美妙课堂建设与听课评课与两节送教课相结合,具体生动地解析了建设美妙课堂的基本要求,对与会者是一次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又提升。
淮安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王懿明对工作室和培育站建设的意义以及各位成员需要做的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他指出,能进工作站、培育站的教师是幸运的,能直接接受名家指导,对自己专业提升是难得的机会。各位成员要加强学习,每位成员都要积极进行教学展示,提升自己业务能力,挑起淮安区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重担。
此次送教活动只是管晓蓉特级教师工作室和淮安区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牵手乡村教育”的一个缩影,工作室和培育站将充分发挥引领和培育作用,努力解决乡村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互动的教研机制,推进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共同谱写美好教育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