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空间诗学 润养格物文化——全国中小学物型课程研讨活动在江苏淮安举行
建构空间诗学 润养格物文化
——全国中小学物型课程研讨活动在江苏淮安举行
12月10日,全国中小学物型课程专题研讨活动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举行。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办公室副主任于维涛,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项目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院长胡淑云,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项目理论导师、《中小学管理》原主编沙培宁,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马斌等出席研讨活动。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主持本次活动。
周恩来红军小学校长管晓蓉汇报学校物型课程的建设成果,该校结合自身独特内涵,整合地方资源,精心建设校园景观,挖掘格物文化内涵,构建了三色课程体系,形成学科教学生态,拓宽了学校发展的新视野,拓展了学生成长的新空间。活动间隙,嘉宾们一同欣赏了孩子们带来的课程展演《崛起》《三字经·颂总理》。
随后,物型课程项目执行学校代表与专家们围绕“物型课程在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隐性教育价值”展开对话研讨。南京市金陵小学校长林慧敏主张走进儿童世界,办儿童世界的教育;阜宁师范附小校长周文斌认为物型课程的实践要与求真、求善理念相结合;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朱焱认为一切的课程应是自主的、开放的,强调舒展的姿态是教育最好的样子;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校长顾康清提出要深入挖掘校园历史,努力做到一步一景一课程;昆山市教育局储昌楼认为物型课程要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孙其华总结并强调要充分发掘校园物态的文化育人价值,以校本化的方式探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时代路径,促进学校物型课程建设的突破与超越。
下午,与会嘉宾现场观摩了周恩来红军小学物型课程展示。恩来园内,“周爷爷故事大家讲”课程,恩来风范润物无形;长征园里,“飞夺泸定桥体验”课程惊险刺激,先辈精神荡涤心灵;科学园中,与恩来星亲密接触,科技创新引领梦想;国防园体育课与实战演练相结合,国防进步点燃爱国热情……课程展示体现的是德育与智育和谐共生,人文与科学兼容并包,历史与未来巧妙融合,新颖别致的课程设计让参观者赞不绝口,独具匠心的课程展示不时赢得观摩嘉宾的阵阵掌声。
观摩结束后,与会嘉宾移步周恩来红军小学红军娃剧场聆听马斌处长的专题报告《物型课程:以象激学的教育创新》,他从概念内涵、内容路径、育人转型、理论根源、未来愿景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物型课程是什么、建哪些、有何用、靠的啥、会咋样,为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推广指明了方向。
此次研讨活动,对推进执行校和各基地校物型课程特色建设和成果应用发挥了有益的引领作用,对物型课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重要意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