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深度报道> 详细内容

深度报道

央视“美丽中华行”栏目组走进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1-29 19:15:55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926101,央视“美丽中华行”栏目组走进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进行节目采录。纪录片《历史让红色更鲜艳——走进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暂定名)将于近期在央视四套“美丽中国行”栏目播出。

926下午,栏目组来到周恩来红军小学,对学校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周恩来红军小学校长管晓蓉带领栏目组同志参观了校园并对学校的文化定位、办学思想、历史传承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学校气势恢宏、富有特色的建筑设计,一下子吸引了栏目组的眼球,充满红色文化气息和浓浓艺术品位的六大园——长征园、恩来园、文学园、科学园、艺术园和民防国防教育园更是让栏目组对纪录片的拍摄有了更多的期待。参观了学校现代化的直播课堂、艺术教室、体育场馆、红军娃剧场后,栏目组同志由衷地感叹:“周恩来红军小学全国一流名不虚传!”

927上午,栏目组进驻校园,正式开机拍摄。周恩来红军小学的红军娃们向栏目组展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习、活动相结合的一个个生动的场景。

南大门宽大的门厅内,矗立着——《温暖——周爷爷、邓奶奶和我们在一起》的铜像雕塑,孩子们在这里举行队日活动,向周爷爷、邓奶奶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少先队活动中心布置的是该校少先队和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的图景及获得的荣誉,新一届队干和刚入队的队员都要来这里参观和活动,感受学校少先队的历史和取得辉煌成绩,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长征园里,布置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节点的微缩景观。孩子们经常在这里上体育活动课、讲长征故事。爬铁索桥、钻封锁线、走四渡赤水迷宫……既是身体的锻炼,更是文化的熏陶。

恩来园,以周恩来的姓“周”字取意。以周恩来汉白玉雕像为中心,融园林文化与周恩来精神元素于一体,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孩子们在这里举行“周恩来故事大家讲”等活动,用周恩来总理的精神,点亮着自己闪光的人生。

科学园,形如太空舱,四周是科普知识画面。孩子们在这里讲科学故事,做科学游戏,看科普影片,学科学知识……伟大的理想从这里启航。

文学园里,有电子阅读大屏、有自由书柜。孩子们自由读书、阅览,表演课本剧,举行诗歌朗诵会,开展读书节活动……在浓浓的文学熏陶下孩子们茁壮成长。

艺术园里墨香幽远、舞姿翩跹、琴声曼妙,歌声飞扬。红军娃剧场里,同学们用一个个精彩节目汇报自己训练成果。这里是未来艺术家的摇篮,孩子们在这里泼墨练艺,走上了央视大舞台,走进了悉尼歌剧院……

体育馆是周恩来红军小学标志性建筑,是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场馆之一。这里是孩子们篮球、乒乓球、轮滑等的训练基地。红绿相间的运动场上,小足球队员们生龙活虎,盘、带、挑、射……技艺娴熟。她们通过苦练,获得过江苏省女子足球冠军,省运会的季军,先后有二十多人获得省二级运动员称号。

民防国防教育园是全国少有的将学校民防工程和国防教育基地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工程。孩子们在这里参观学习,感受我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在野战区进行野战对抗模拟演练……让国防教育更形象、更生动。

红军娃电视台是孩子们自己的电视台。红军娃们自编节目,适时播放,在自我创作中不断成长。小主持人刘金秋和陈佳乐等曾经走上中央电视台和小鹿姐姐一起主持节目。

课堂里,老师们现代教学设备应用娴熟、孩子们听讲专注;校园里,飘流书柜旁,随处见孩子们读书学习的身影……

摄制组还跟着红军娃们一起走进工厂、走进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吴承恩故居等孩子们的实践基地,随孩子们一起,探寻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深厚文化内涵。

周恩来红军小学是全国百所红军小学中首所“五星级红军小学”,该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学生素质教育独具有特色。该校以红军小学独有的红色文化为背景,以红色德育为主旨,以“成为美好事物的圆心”为核心办学理念,以“前进!前进!进!”为校训,以打造“美丽教师”、实施“美妙课堂”、培养“美丽少年”为主线,全面实施美好教育。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红色德育活动成果显著,形成了特色品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是红军小学文化现象的突出代表,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