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好书推荐——《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一年级 郝艳萍
肖川,湖南望城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原理方向硕士和博士生导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国际会员; 近年来,肖川博士关注实际,深入课堂,在多所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实验,与广大中小学教师有广泛深入的交往;他学术根底扎实,视野开阔,对教育有全面、系统、深刻与细致的理解;他的讲授条理清晰,收放自如,语言凝练精致,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在全国各地几百场讲学受到广泛的好评。
全书分“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真诚的言说”十个部分,用诗意和理性的文字、心底的言说来诠释教育。
这是一篇随笔,像朋友之间的抵膝长谈,不求全面,不求“客观”,只求遣一己之意趣,痛快淋漓的嬉笑怒骂.以亲切的风格写作,不是件容易的事。“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任何一个能将日常的经验升华成为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光辉灿烂的东西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尽量完整的表达自我。我们的时代需要思想,我们的教育需要思想。
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必须深刻关注人的现实,关注人的命运与未来,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关注教育者的欢乐与痛苦。与经典为友。以古典的心情,从容的态度,打磨经典。
教师的“六个学会”是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育探索要从自我反思开始。完美的教学必须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即深刻与真诚。
作者说“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歌咏“大学真好”,教育的影响应该全面的关照人的成长与发展。他希望每一个人都通过教育获得渊深的学识、敏捷的才智、通达的情性、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
肖川推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成为你自己,要长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他批评急于希望学习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这就需要我们以宽和、宁静的心态来对待,怀抱高远的动机去学习要基于自我成长与发展,提升个人气质,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提醒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让公正的观念深入人心,更多的关注农村教育。我们要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这便是教育的期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